工伤事故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或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进而导致经济损失的事件。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负有赔偿责任。那么,如果公司不赔偿工伤,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工伤,公司不赔偿可以吗?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或赔偿不当,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争取合理赔偿;
2.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3. 向工伤认定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4. 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5. 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可以通过上述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赔偿金、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费用。
二、工伤后公司拒绝赔偿怎么办
如果公司拒绝赔偿工伤,劳动者应当及时收集证据,包括工伤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经过、伤情证明、医疗费用单据、误工证明等。并按照以下步骤维权:
1. 与用人单位协商,争取合理赔偿;
2.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向工伤认定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机构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书;
4. 根据工伤认定书,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5. 如果劳动仲裁不能解决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工伤后公司少赔怎么办
如果公司少赔工伤,劳动者应当及时收集证据,包括工伤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经过、伤情证明、医疗费用单据、误工证明等。并按照以下步骤维权:
1. 与用人单位协商,争取合理赔偿;
2. 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向工伤认定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机构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书;
4. 根据工伤认定书,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机构根据工伤认定书和相关证据,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伤赔偿金、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费用;
5. 如果劳动仲裁不能解决争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