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补偿是法律赋予员工的一项重要权利。当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时,雇主有义务提供工伤赔偿。那么,辞职后还能拿到工伤赔偿吗?
一、辞职后还能拿到工伤赔偿吗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离职后是否能继续享受工伤待遇,以离职原因和工伤评定结论时间为判断依据:
离职原因:因工伤原因导致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且工伤评定结论在离职前作出的,离职后仍可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评定结论时间:工伤评定结论在离职后作出的,则不再享受工伤待遇。
特殊情况:即使离职后工伤评定结论才作出,但离职系因工伤原因,且离职时已提出工伤认定的,离职后仍可享受工伤待遇。
二、辞职后还能享受什么工伤待遇
辞职后,符合以下条件的劳动者,仍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停工留薪期工资
三、辞职后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如果符合条件,辞职后需要申请工伤赔偿,程序如下:
1. 收集证据:收集工伤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工资证明等材料。
2. 申请工伤认定:向原工作单位或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3. 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认定结论,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4. 申请工伤待遇:向原工作单位或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待遇。
辞职后是否能拿到工伤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离职系因工伤原因导致,或工伤评定结论在离职前作出,则离职后仍可享受工伤待遇。辞职后申请工伤赔偿,应及时收集证据并按照规定程序申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